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贯穿于我大学四年的学习研究、课外活动以及社会实践的方方面面。对于读书在不同情境下的诠释,我有着自己的理解。
治学:多读善思
在我看来,读书是治学的基础,不仅要精读专业书籍,还要超越具体专业的限制,博览群书,以开拓学术视野。但是仅仅多读书是无法真正做好学问的。巴尔扎克说:“一个能思考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治学要善于思考,在书斋中静静锤炼思维,言之有理,书之有物,力求研究的深刻与创新。
四年治学经历,如同在一片从未涉猎的荒地上盖起一幢摩天大楼一般,大量且多领域的长期阅读,使我具备了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广泛的学术视野。我不仅在本专业绩点排名全年级第一,亦投身于探索研究。例如,在第六届国家二级文化教育项目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读书奖中凭借其深厚的历史积淀以及专业知识储备,我深入思考如何有效地防范“中国梦”的“负外部性”,最后论文荣获第五名、上外“中国梦”征文活动一等奖;在第七届校长读书奖中,我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从道义现实主义角度切入深入思考中国周边外交,获第五名以及上外国关学院第一届本科生学术论坛一等奖。2014年4月,出于对恐怖主义活动媒体报道的共同兴趣,我和新传学院的几位同学组成了研究团队,通过对相关恐怖主义、媒体报道方面书籍的大量研读,以及对大量中外报道的梳理以及分析,归纳出数项具有理论创新性的媒体报道原则,为中国主流媒体未来恐怖主义活动报道提供了指导,为中国政府规范恐怖主义活动媒体报道的政策制定提供了可行的方向。该项目荣获上海市级优秀创新训练项目。
活动:学以致用
在具体的课外活动之中,还要学会将阅读积累中习得的知识和技能有效运用于实践,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我在回忆自己的课外活动与学生工作时,觉得最具意义与价值的一段经历就是在上外校园里度过的,这也是我历年工作与活动的最为重要的一段经历。模拟联合国以及模拟APEC为我提供了将学习与活动有机结合的机会,担任朝中社记者的经历让我得以将专业书籍中的理论知识以及创新项目的理论原则运用于联合国新闻报道的实际操作中。而曾经代表上外参加模拟APEC的经历亦要求我在读书中获得的调查研究、报告撰写、谈判协商等理论知识用于实际经济与贸易问题的解决方案中。
大学的团支部工作大都是一些考验学以致用的综合性活动组织,这就需要我将读书中积累的知识和习得的技能有针对性地运用于不同活动的组织工作中。 2014 年 10 月中旬,我和年级团支部积极响应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东方教育时报》编辑部面向上海高校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视频与脚本的公开征集,他们自己编辑脚本、召集演员、拍摄微电影并进行后期剪辑,这些工作都需要在电影拍摄、剪辑等环节具备相关理论知识背景以及技能储备,而这与我平时的广泛阅读是密不可分的。此外,作为团支书也要具备责任担当和服务他人的精神,在任何情况下坚持党的组织原则,在工作中不计较个人得失,积极投身班级建设与学院党团建设之中。所在班级在我的领导下荣获优秀班集体的荣誉称号。
实践:知行合一
对于已经完成象牙塔内基本训练进而即将走出校园的我而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不值得提倡的。读书须将读书所学所知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做到知行合一。
2013年的暑期,因为志趣相投,我与几个的同学组成“水之道”小组,在阅读了生活用水问题领域内的大量专著、文章、期刊等之后,确立了关于上海、宁波等中国部分典型沿海沿河城镇生活用水水质以及用水情况的主题考察,并针对相关研究问题设计问卷、制定方案。在高温天气的考验下,我们在上述各个典型沿海沿河城镇分别进行了100份问卷的发放与收回以及深入当地水厂进行实地考察,并借助SPSS等研究工具对所搜集的数据汇总、统计与细节分析,最终完成了一份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调查报告,荣获法学院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优秀项目。
2015年7月至8月,我参加了上海浦东新区区委组织部、浦东新区团委举办的优秀大学生暑期实习活动,在浦东新区金杨街道办事处组织科进行实习。在此期间,带着对政府机关工作的问题,我阅读了关于街道办事处工作方面的书籍,包括办公室基本技能、公务员文章撰写、机关工作程序等,对于街道办事处的工作细节有自己的思考。这样知与行的结合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使我卓有成效地完成了领导布置给我的会议记录、文章撰写、接听处理群众来电等各项任务。
白驹过隙,转眼大学生活已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而我也将在更高层次上继续我的学业与实践。而治学中的多读善思、活动中的学以致用以及实践中的知行合一,将激励我在自己的读书之道上继续前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将上下求索。(本文被收入《希望·2015年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风采录》)
Copyright@2014上海外国语大学学生工作部(处)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松江校区:文翔路1550号师生活动中心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