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执单上的法治微光:一个法律学子的教育强国应答
发布时间: 2025-07-11 浏览次数: 11

回执单上的法治微光:一个法律学子的教育强国应答

因为高考分数和心仪专业的问题,只能就读于一所民办院校,我的父母都是中学教师,家里还有房贷需要偿还及老人需要赡养,于是高昂的学费成为求学之路上的一座大山。也是那个时候第一次了解到国家助学贷款这项政策,那是个蝉鸣裹挟着热浪的午后,父亲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衬衫,后背被汗水浸湿,领口还留着粉笔灰,和我来到资助中心的办公室递交材料,走出办公楼时,阳光把贷款受理证明回执单上的红色印章晒得发亮。父亲把回执单塞进我书包夹层:“这份贷款合同是你人生第一份法律文书,收好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第一次如此强烈的冲击我懵懂的心灵,原来教育从来不是一家一户的私事,而是像眼前这张承载着国家信用的助学贷款合同,将个人的梦想编织进百年树人的宏大图景里。喉间突然泛起酸涩,这八个字不再是课本上的政治术语,而是化作父亲塞进我书包的回执单温度,化作母亲账本上清晰的学费备注,化作千万个像我这样的学子背后,国家托举梦想的手掌。

记忆回到去年夏天,24年读研续贷,同一个办公室,同一位老师,不同的是本科助学贷款变成了研究生助学贷款,贷款的额度也从8000增加到20000,走出办公室的时候发现回执单印着:“贷款期限:2035年。”突然想起新闻里说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到2035年刚好是收官之年。忽然觉得这张薄纸像座桥,把个人的求学路和国家的教育梦连在了一起。

现在作为研一学生,我的书架上除了专业书,还摆着本科期间获得的国家励志奖学金证书。每次整理书桌,总会把它和父母的“优秀教师”奖状并排摆放——这两份荣誉,一份是国家对求学者的认可,一份是父母对教育事业的坚守,共同构成了我理解“强国建设”的坐标系。

父母的教师生涯教会我,任何宏大的理想都始于细微的耕耘。就像他们在乡村中学的讲台上,用二十多年时间把“知识改变命运”写成无数学生的人生剧本,我在法律道路上的每一次俯身,都是对这份精神的传承:图书馆里研读《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司法解释时,会想起社区阿姨调解婆媳纠纷的场景;参与义务法律咨询时,总会把咨询者的每一个困惑,当作理解“以人民为中心”法治理念的钥匙。母亲常说‘教育是给人装上眼睛’,而法律于我,是给这双眼睛加上‘规则的滤镜’——让每个受助者不仅能看见知识改变命运的可能,更能看见用知识守护命运的路径。

24年拟录取之后的暑假,为了攒生活费,我在培训机构做老师。机构旁边有一个超市,五十岁的收银员王姐总是和蔼可亲,得知我即将攻读法律专业之后,有天下班把我拉到一边怯怯地问我“老板违规扣我工资,这违法吗?”我打开手机里的北大法宝,告诉她相关规定并找到当地劳动仲裁案例。开学一个月后,王姐发来消息:“用你教的方法,我要回了工资!”照片里,她的手因长期收银而关节粗大,却小心翼翼地捏着仲裁文书,围裙上还沾着没擦干净的菜渍,皱巴巴的工资条和仲裁文书并排放在褪色的围裙上。那时想起了一句话:“法律人的价值,在于让条文长出四肢走进生活。”

研一的寒假,我跟随带教律师加入了居委会组织的“义务法律咨询”活动。当讲到“校园里遇到欺负怎么办”时,一个小男孩突然举手:“我爷爷说村里的地被占了只能忍,法律能让他们把地还回来吗?”他红彤彤的脸上写满期待,让我想起之前帮村民处理土地合同纠纷的经历——那些在村委会用计算器核对补偿款的午后,老人们布满老茧的手指跟着我划过合同条款。原来,法治的种子早已在这些具体的生活场景中生根。

窗外的校园在夜色中渐次亮起灯火,教学楼的走廊里还能听见同学讨论案例的声音。作为一个踩着国家资助台阶向上攀登的法律人,我深知现在的自己还只是法治星空中的一颗小星星:或许还不能参与重大案件的办理,或许还写不出深刻的学术论文,但我可以在法律援助站多接一个咨询电话,可以在普法课堂上多举一个贴近生活的例子,可以在案例分析时多替弱势群体想一种解决方案——这些微小的努力,终将汇聚成推动法治进步的力量。

值此《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启航之年,回望从民办院校的本科生到211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国家资助为我铺就的不仅是求学路,更是一条“把个人理想融入时代”的成长之路。作为万千受助学子中的一员,我愿以更踏实的脚步丈量法治之路,如今的我不再纠结于“如何成为耀眼的法律人”,而是更愿意相信:当每个受助者都能在自己的位置上,把法律的温度传递给身边的人——或许是帮邻居审核一份租房合同,或许是和朋友交流劳动法知识,或许是像父母那样,在未来的课堂上培养更多知法明理的年轻人——这些散落在生活角落的“法治微光”,终将在更多人心中点亮,汇聚成照亮教育强国、法治强国的璀璨星河。

本文获得上海外国语大学2025年度“逐梦强国复兴路  奉献有我展新篇” 资助育人主题征文一等奖


Copyright@2014上海外国语大学学生工作部(处)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松江校区:文翔路1550号师生活动中心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