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发布时间: 2021-06-28 浏览次数: 151

  20149月,我满怀期待与憧憬走进了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校门,开始了忙碌而充实的大学生活。从曾经的

慌乱无助到自信出色,两年的磨砺使我更为坚定自我,勇往直前。

学海无涯 厚积薄发

  作为学校重点培养的国际公务员实验班成员,刚迈入校门,我就需要适应繁重的课程:同时修完英语专业与法语专业全部课程,还要学习国际政治专业的部分课程。每周仅上课时间就被排的满满当当,跨学科、跨语种、跨专业带来的巨大的课业压力,使得中学学习法语、拥有小语种高起点优势的我也感到焦虑与无助。每天,我总是穿梭于教学楼间,不是去上课,就是在去上课的路上。但我没有被压力击垮,而是告诉自己要尽快转换角色、学会高效合理地安排时间。很快,我就调整了状态,上课专注认真,下课快速消化,见缝插针地利用碎片化时间,在巩固法语优势的同时,努力提高英语水平,广泛阅读政治、历史书籍。渐渐地,我的专业成绩和综合排名在班级脱颖而出,不但保持了法语跳级生的语言优势,绩点还始终排名第一,几乎所有专业课程都是优秀,多次获得校综合奖学金特等奖、一等奖或二等奖。大二下学期,我凭借优异的成绩成功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前往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高等翻译学院深造的机会。

学生工作 齐头并进

在学习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我也没有忽视对学生工作的热情,总能利用夹缝中的时间思考如何提高效率、更好地为同学、为集体服务。目前,我担任着校级、院系学生会两个部长级职务。

在学院学生会,刚成立一年的我担任职业发展部部长,为了举办有专业针对性的职业发展讲座,我从辅导员手中获得了往届毕业生数据,梳理、完成了近十年的数据统计和对比,结合学院的专业情况,为同学们提供了就业趋势的第一手资料。同时,我为学院的职业发展系列讲座构思出“‘友’话‘职’说”这样一个特别的名字,邀请到不少校内外嘉宾前来宣讲。新颖的标题、有分量的嘉宾很快在校内引起反响和好评,吸引了院内外很多同学的参与,成为了学院知名的讲座品牌。

在校学生会社团联,我担任着财务负责人。尽管不懂会计知识,但我用勤能补拙的毅力,利用业余时间制作了工作手册、各种报表,安排部员培训、建立监督机制,结合实际工作和部内成员的时间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报销制度,简化了工作流程,使得再复杂繁琐的报销都能完成得条理清晰,受到学生会成员们的一致好评。

两年来,我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对专业学习和学生工作出色的平衡能力,学习和工作在我那里并不是负担,而是积极进取的动力。

实践自我 放飞梦想

从中学我就开始学习法语,对法语和法国文化有着执着的热爱,梦想着有一天能用优美的法语站上国际舞台,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形象和魅力。为此,我一直不断努力,在校外实践中寻求提高能力的机会。

不少学生到大四时才开始寻找实习机会,我却认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本知识一定要和实践紧密结合,特别是语言学习,更要在环境中才能学到最鲜活的外语。为此,我从低年级就开始实习,以出色的语言能力、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办事能力打动了法国驻上海领事馆直属的文化机构——上海法语联盟的面试官,在未达到联盟要求的年龄情况下被破格录用,成为联盟年龄最小的实习生。

大二暑期,作为学校培养的双语种国际组织预备人才,我获得学院推荐前往中国联合国协会实习。期间,除了完成了日常工作任务,还参与了公文写作、新闻翻译、陪同会见等各种活动,语言、行政、外事业务等各方面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我的勤勉与积极也获得了所在部门的一致好评。

如今,大学的一半悄然划过,我也在大三时远赴比利时,继续学习我热爱的法语专业,为将来实现自己的梦想继续努力。过去两年的表现是沉淀,取得的成绩是鞭策。大学之路还有两年,人生之路则更长,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道路上,我将继续戒骄戒躁、不忘初心,继续发扬“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的校训,永不满足、争取更好!(本文被收入《2015-2016学年上海高校国家奖学金、上海市奖学金获奖学生风采录》)


Copyright@2014上海外国语大学学工党委/学生处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松江校区:文翔路1550号师生活动中心学工党委/学生处